命題矛盾?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臺北當代藝術園區」統包工程

「臺北當代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歷經了多位市長,前後不同階段長達25年的籌備時間,於最近8年政策歷底定,並從2022年開始正式進入招標程序時,遭遇到建築界及藝術界不斷論爭與建言,最後終於塵埃落定,評選出了第一名的建築師團隊。

會出現此種坎坷的歷程,正反映出了位於首都的北美館的重要性,以及眾多想像與期待加諸於其身上的複雜背景。其中由於不同的力量相互牽引著,造成了北美館在尋求新的定位與未來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爭議;這些於2018年開始進行的先期規劃階段,似乎就已逐漸浮現出來。

期間北美館曾經意識到了這些跡象,因此於去年主動地舉辦了以「預見北美2.0:跨域•鏈結‧未來| 2021建築篇」為題之三場建築系列的公眾論壇,匯聚專家學者從都市計畫,建築,公共工程等觀點共同集思廣益,針對正興建中的典藏庫房與此擴建案,期望發掘出潛在的問題並嘗試找到因應對策。然而,雖然當時的論壇已觸及到了一些重要課題,但是如同前述此案會形成長時間之演進歷程的「宿命」一般,最後這些課題仍然沒有定論,同樣選擇以「共存」的方式來呈現,也就是說不同的相對辯證議題持續「並列」,矛盾依舊存在。

致使這次的設計競圖,可說是立基在一相對辯證議題並列之命題下矛盾的設計競圖。雖然在競圖之初,就已發現了這些問題的存在,但當時各界可能都冀望藉由建築師的「設計創意」來弭平這些矛盾。然而有趣的是,目前評選結果已出來,並也看到了各建築師的設計成果,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設計創意無法解決原本就存在著的結構性矛盾」之當初於各階段依據專業判斷就已經看到的問題。

在這次的北美館擴建案中,曾光宗教授認為存在著以下各種的相對辯證議題,其一為「藝術vs.建築」-美術館應以藝術與展示為主體,或是該強調建築的表現性?其二為「公園vs.美術館」-為何會在作為都市計畫的公園用地中,興建一座需要龐大空間需求的美術館?其三為「防洪vs.地下建築」基地有著嚴峻的防洪挑戰,但卻規定必須是對於美術館而言風險極高的地下建築?這些相對的辯證議題,相互之間環環相扣,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即是「基地」。

雖然北美館擴建案的基地極具特色,但是在公園優先的考量,建蔽率的限制,以及依據「景觀廊帶高度管制分析」,需要維持北美館本館的主體視覺與綠蔭之視覺景觀,建築高度不得超過10.5公尺之前提下,「美術館建築」已無法明確體現,並必須將大量的空間量體埋入地下,成為了「地下美術館」;此種看似合理的設計條件,又偏偏與這塊基地必會面臨到的防洪因素產生衝突。而這些一連串命題上的邏輯矛盾,正可呼應了四家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成果,被迫成為「忙於解題」的無奈性,幾乎都是努力地在「答題」,並絞盡腦汁地在解決互為牽制與矛盾的設計條件。另外再加上了美術館正施工中的典藏庫房及本擴建案之計畫執行期程上的錯置,所衍生出的「三館一體」議題,以及招標程序中統包機制的爭議等歸屬於技術層面的問題,更讓這次的北美館擴建案成為了困難度極高的競圖。

就在這些多重限制因素交織在一起的狀況下,這次競圖最終的設計成果取決於「公園與美術館主體性之間的拉鋸」,「美術館設計技術的全面性」,「藝術顧問團隊的組成與實際參與」,「統包體系達成預算規模的設計對應」,以及「建築師與營造廠的主導權」等面向。然而在面對這些議題時,由於本案命題上的邏輯矛盾,最終建築師不得不尋求一種「平衡」,或可說是一種「妥協與折衷」。這時不論在藝術端或建築端,從設計創作的角度來看,就無法達到設計意念的極致發揮,進而無法形塑出一種令人感動的設計成果,僅成為了一些技術性的設計手法的堆積而已。

此刻,人們必須好好地反思,全案已動用了臺北市豐厚的資源與智慧,為何仍會產生出這種結果?甚至更需追溯到整個計畫的原點,以及過程中集體的思辨盲點為何?

當然,北美館擴建案的相關議題仍多,不會隨著競圖的結束而消弭,如再回歸到基地與美術館的主體性來看,例如美術館的功能需求與實體空間的磨合,基地鄰近國定圓山考古遺址,屬環境敏感區域之潛藏變數,美術館法人化的實施與對應,以及地下美術館長期對於洪災的實證考驗等課題,都仍會是後續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