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抵消碳排方案的效益與爭議

為了抵銷航空旅行所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許多航空公司在旅客訂票時,以附加費用的方式推出「抵消碳排」方案。雖然所需支付的金額相對較低,但航空公司在宣傳文案中強調,這樣做能夠減少乘機對氣候的影響。然而,越來越多科學共識認為,大部分抵消碳排方案很難實現承諾的減排效果。

有人擔憂,這種通過買賣行為抵消碳排的方式,反而可能使航空業排放合理化,對氣候帶來更嚴重的影響。根據美國環保署最新數據顯示,商用客機和大型商務噴氣機大約占美國運輸排放量的10%,占全美溫室氣體總產量的3%。抵消碳排的概念在於:乘客在搭機期間排放的碳量,可以透過支付等量減排金額而實質上抵消。但統計數據顯示,這類方案的銷售情況並不理想,而且經常遭到環保人士批評為「洗綠」行為,與中世紀教會販賣「贖罪券」無異。

碳排抵消方案的計算公式與真實效果

航空公司會提供一個基本的計算公式供乘客參考。在官網訂位時,輸入出發地和目的地,就會顯示該航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根據官方計價公式得出可抵消的金額。例如,從英國倫敦到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來回經濟艙航班將排放741.29公斤的二氧化碳。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碳當量計算公式,一次往返飛行相當於駕駛汽車行駛1900英里。英國航空估算抵消碳排的金額約為10美元。然而,若僅需支付10美元即可抵銷如此巨大的碳排放量,為何不能接受旅客在機場航廈的酒吧或商店消費來抵消呢?為何只能向航空公司購買抵消碳排方案?因此,乘客應對航空公司提出的任何抵消方案保持懷疑態度。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僅有1%到3%的乘客願意付費購買抵消碳排方案。即使乘客不購買,航空公司仍會購買並作為減少碳足跡計劃的宣傳。航空業者通常聲稱投入的資金用於保護森林或資助綠色能源等項目。然而,學者質疑這種抵消碳排的成效,認為並未真正量化減排,也無人實際檢查碳排減少的數量。

這種做法或許對環境有益,但實際的減排量難以估計;而且在當前的抵消碳排市場上,減排數字往往被大幅高估。與在碳市場購買碳權一樣,航空公司依賴第三方來確保採購碳權的品質。但航空公司通常並非碳市場專家,缺乏專業知識,基本上只是透過經紀人進行交易。

碳排抵消方案效果受懷疑:森林復育與氣候行動成效存疑

抵消碳排的氣候行動方案受到質疑,因為確認其實際效果困難重重。針對承諾恢復森林的植樹計畫,監測過程需持續多年,包括確保植樹順利進行、樹木得到妥善照料且免於遭受人為破壞或自然災害。這些新種植的樹木需要長時間才能發揮吸收碳排的作用。在這種不確定性陡升的情況下,有人指出抵消碳排就像是「碳權詐欺」,市場充斥著「垃圾」碳權額度。去年一份報告揭示,歐洲主要航空公司採用了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和低質量」植樹項目,這些項目對氣候的好處不確定,且無法保證持久。報告還表示抵消碳排的價格遠低於航空業減排的真實成本,而航空公司的碳排抵消說法充滿誤導性。

航空業碳排抵消成效受質疑:氣候騙局或加劇氣候危機

航空業最常採購的碳排抵消包括種植森林、保護濕地或投資低碳水泥生產系統。然而,許多研究發現這些抵消措施大多毫無價值。今年1月,英國衛報針對全球最大的雨林碳抵消認證機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碳排抵消並不代表任何實際減排。由於業者和經紀人承諾的減排量往往無法預測,依賴自然復育來抵消碳排是充滿風險的。我們無法確保森林不會因意外情況被火燒毀或被洪水淹沒。因此,沒有人能夠100%確定這些抵消措施是否真的有效。專家普遍認為,「抵消碳排是一種氣候騙局」,反而可能加劇氣候危機;這種手法經常被用來拖延實際可減少排放的行動和監管。

抵消碳排無法解決氣候問題:航空業排放量持續增加

據估計,航空業目前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5%。儘管推出抵消碳排方案,過去10年,航空業的總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以4%至5%的速度增加。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隨著航空業持續復甦,2024年航空旅客人數將超過疫情前水平,並預計將持續增長。事實上,抵消碳排並未減少排放,只是在排放發生的地方進行交易,藉此證明持續排放甚至增加排放是合理的。因此,真正解決氣候問題的關鍵仍在於採取實質行動,減少碳排放,而非依賴抵消碳排的方案。

航空業碳足跡問題與永續航空燃料的挑戰

航空業所造成的碳足跡逐年增加,甚至超越全球前五大排放國之外所有國家的排放總和。德國非營利組織Atmosfair所提供的數據顯示,從紐約飛往洛杉磯的單程航班每位乘客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比巴基斯坦居民一整年的排放量還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飛行淨零承諾旨在使航空業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減少對抵消碳排的依賴,同時擴大目前成本高昂的永續航空燃料(SAF)和其他新興科技的生產。據估計,永續航空燃料可以將航空業的排放量減少80%。然而,即使如此,IATA估計至少在2040年代之前,抵消碳排仍將是大多數業者解決其排放問題的主要方式。這種對抵消碳排的依賴度凸顯出對化石燃料業脫碳的諸多挑戰,原因在於永續航空燃料價格高昂,且供應有限。

航空業轉型困難與碳權額度作為減碳措施

航空業的轉型困難重重,因為飛機的起降和飛行過程需要大量能源,無可避免地釋放出二氧化碳。將30萬磅重的飛機推升至三萬五千英尺高空並在該高度保持數小時飛行,然後再安全降落,往往需要大量航空燃油,而航空燃料的基礎是煤油。電動飛機的實現較為困難,因為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鋰電池過於沉重,無法起飛,最多只能應用於短程航班脫碳,對長程航班占大多數的航空業意義有限。氫能的潛力令人期待,但仍未經過實際驗證。此外,由植物或藻類製成的生物燃料仍然過於昂貴,無法為整個機隊提供動力。

因此,在達到非化石燃料飛行的目標上,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在此期間,研究人員、企業和政府積極開發新科技的同時,民眾亦可採取自身行動,例如減少乘坐飛機。當非得搭乘飛機時,碳權額度成為一種科學合理且有效的減碳方法。

隨著世界朝著淨零排放的未來努力,致力環保的個人或企業可以透過國內和國際市場購買碳權。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作法可為森林保護提供資金,減少森林砍伐造成的排放。碳權的最大優點在於即時性,可帶來快速的氣候效益,容易擴展,且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僅需約30至50美元。

相較之下,目前實驗性大氣碳捕獲技術每噸成本在200到500美元之間。此外,碳權的效益不僅限於氣候。健康的森林支持生物多樣性,有助於預防動物傳播的流行病,並加強糧食和飲水安全。通過為這些社會效益賦予貨幣價值,碳市場有助於確保這些樹木活著比死去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