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傑不容易說清楚的事情 

對邱文傑而言,建築工作不是一件容易說清楚的事情。

15年前,邱文傑剛從美國回到台灣就成立設計公司,想說做做室內設計,隨後一個機緣,有個不小的建築案件找上邱文傑,就開始這段不太正常的職業生涯,一年後取得美國AIA建築師資格,以此身分與台灣建築師合作,開啟了無論是大涵設計到後來大涵學乙設計的旅程,這之間有幾點重要原則,不易為外人知悉。

首先,邱文傑很清楚自己不是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雖擁有美國AIA資格,而從事建築設計,但執業過程當然要與台灣建築師合作。再者,所謂合作即是真實合作設計事件,反對借牌行為,於是後來幾個得獎個案,不僅與建築師實質合作,更清楚表明合作建築師身份,並共同獲獎。

遠東建築獎為民間企業鼓勵建築設計優秀人才,對資格採較自由方式並未硬性規定,而台灣建築獎多年來雖對資格一事有較清楚的立場,但對合作之建築設計人才似乎也認同他們的存在。

邱文傑就是在這種情形下過了十多年,之間從未間斷考建築師之機會,共計12次。有幸去年考取,遂有此機緣申請傑出建築師乙事,特此說明。

事務所的創立目的本「設計精神」為初衷,設計案件以「小而精」為原則,近年為了擴大設計種類與規模努力往較中型的公共建築拓展,於是比圖成為爭取案源的重要來源。比圖制度在台灣存在已久,但真能談設計,以設計為評審標準之比圖,相對於比報告書、比公司規模,甚至「關係」的競圖而言仍為少數。

惟近年少數縣市或中央機構,所聘之委員設計,較以往為多,因此,此類競圖就成為爭取案例的重要契機,如何在有限的機會中努力爭取,慎防「進錯考場」成了近年以來邱文傑求作品、求生存的重要方式,希望此類比圖的機會愈來愈多,讓國內新生代重設計的事務所有更多切磋磨練的經驗。

然而,競圖拿到案子固然欣喜,卻有更大的挑戰與隱憂,像是招標機關的預算標單審核、發包方式?年輕事務所如何藉由案子本身不斷的討論與修正,真正製造出一套有效的施工圖說?在在是建築案能否在預期的標準下完成的主因,以九二一地震博物館為例,十公尺長的弧形預力PC板、Cable的張拉技術、結構玻璃大面積的使用等,在在挑戰設計與技術能否因應執行的問題。

另外,公審會能否通過?發包後監造能否順利?如何在現行採購法的機制中,尋求一合法、合理的方式,並適時引進國外團隊的協助,進而順勢提昇國內建築施工技術的水平,皆是不可避免的挑戰。

然而,對建築專業而言,上述的一切,仍只是執行過程中之必然,建築設計領域之涉獵,創造力之突破,如何能不因上述因素而削減,是建築設計者不能停歇的努力,在這過程中,旅遊與教學成了生活中較重要的「儲能方式」,記得日前去了日本宇治市、平等寺旁的一棟新增建築,雖很典型的突顯日本現代建築技術工法之精練,然其空間的安排、展示空間的處理、基本設計觀念的完整表達、建築與景觀的協調處理與共存,及仙台市伊東豊雄的Sendai Mediatheque多媒體中心的靈活室內格局與妹島和世的家具設計等,皆令邱文傑驚嘆不已。

彷彿有一條線將這些體驗與邱文傑連結在一起,連結至校園教學活動裡,一些鮮活的觀念較接近OMA在荷蘭的設計風格,對尚未看過Rem Koolhaas建築的邱文傑而言,似又牽起一條長線連接至荷蘭,漸發覺,伊東豊雄努力的方向似乎正與世界建築先鋒部隊接軌,企圖跳脫當下的日本現代建築,而以東西方交叉印證。

而邱文傑藉由校園教學與少數同儕間的互動,了解世界觀的調整與定位,對於建築師在台灣這塊區塊內所應扮演的角色問題有了另一番想法,邱文傑不清楚此意識成形的本身,是否已遠離地域性,亦無法確定此意識下的再創造能不能跳脫上述框架,或僅成為時尚的繁衍與再複製,但邱文傑卻清楚知道,這條線是斷不掉的,更無法瞬間失憶,從頭來過,依尋台灣真正的土味與原創,這意識中的兩極對立,似乎像是註定反覆搖晃的鐘擺,唯有經此晃動的本身才真能達到兩極。

對邱文傑而言,在上述兩極的擺動中,迎接不斷的衝擊與挑戰,就是邱文傑設計的能量與來源,期望這樣的能量仍能在社會中繼續搖擺,續存於台灣、大陸與世界之間。